关于推进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意见

来源:{文章出处} 2011-06-15点击量:513

华南农办〔2011〕47号

 

各学院、部处、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经2011年第7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现就我校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是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思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做中学”和实践育人的理念,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国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全面深化我校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管理规范、资源共享、使用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本科实践教学管理新机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创新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社会经济需求,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彰显特色,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原则,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依据学科或学科群、课程群将分散设立的相关课程实验进行整合,独立设为实验课程。大力整合现有实验课程资源,推进独立的实验课程建设。按照“认知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三种实验类型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坚持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训练与研究相结合,系统设置实验课程及实验教学内容,注意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实验项目,强化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避免实验内容重复、技能训练单一。鼓励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设计、完成实验。

(三)强化实习教学环节,保证实习教学效果。坚持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与技能在实习环节的综合应用,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为一体。各专业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有组织地安排学生集中参加4周以上教学实习或毕业实习。技术类专业学生应接受一个完整生产(管理)周期的认知、体验与训练,充分发挥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究基地实践育人的功能。

(四)支持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研究实践教学规律,探索和构建“基础 + 模块”的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教学模块包括生产实践、研发训练、创新研究、仿真实践、校外实习等。基础实践是核心,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基本技能,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完善本科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一)建设好“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集成功能”思路,坚持实验室开放原则,加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管理,创建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由创造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从实验教学中心延伸至教学实习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二)优化教学实验室设置。根据教学要求,按照学科或学科群、课程群的特点和功能认真规划、设置、整合、优化教学实验室。力求避免按单门课程设置实验室,防止重复建设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对共用性强的贵重精密仪器应集中管理,设立“精密贵重仪器室”,开放使用。

(三)进一步加强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校教学实验室全面实行中心化建制,按照“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原则,加大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优化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努力把实验室建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基地。

(四)加大仿真教学实验室建设力度。鼓励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依据专业特点推进仿真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一种系统化的与现实十分接近的实践环境,实现校内教学与现场“零距离”的实践训练鼓励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研制仿真系统投入实践教学中。

(五)构建三个基础训练中心。一是工科训练中心,为工科专业学生提供基础工程训练平台;二是农事训练中心,为农科专业学生提供农事训练平台;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训练中心,为文科大类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六)进一步抓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切实做好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整体规划,确保校本部基地优先满足本科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我校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以及与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紧密结合,拓展校外实践教学渠道,推进实践教学与就业一体化平台建设。

(七)强化科学研究基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科研团队建设带动教学团队建设,以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带动教学内容更新,以精密实验设备开放带动教学环境优化;探讨建立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科研训练等提供优秀的导师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一)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校统筹,校、院二级管理。教务处负责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总体规划、立项及绩效评估;学院主要负责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选聘中心主任和实验技术人员;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统一调配实验教学资源。中心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按实验分室设岗,竞聘上岗。实验教学任务由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统一安排。

(二)加强实践教学经费管理。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学院对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必须按照实践教学经费预算支出,严格把关,从严管理,合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三)推进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加大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实行规范化、信息化管理。通过试点逐步建立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实验室安全动态管理系统等,切实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资源共享效率。

(四)继续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制订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通过教学检查、督导听课、教学信息员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各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评估等方式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继续开展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的评审,以及院级实验教学中心的绩效评估。加大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采取培训、调研考察、进修等方式,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每两年开展一次实验系列“创优”评选工作。

(五)学校和各教学相关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将其纳入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及时研究解决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各专业主任、骨干教师是实践教学及其改革实践的指导者、设计者、实践者,必须对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高度负责,忠实履行教师职责,带领教学团队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训练。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