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法学学院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0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形成了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服务拓院的办学定位和立足广东、面向三农、服务基层、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成效。

 


一、学科建设

学院形成多层次较完备的办学体系,设有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4个本科专业,均面向全校招收双学位学生,法学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历史学(2022)、汉语言文学(2023)入选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科学技术史、中国史、法律硕士(法学与非法学)、农业硕士(农村发展领域)4个硕士学位点,目前学院正积极申报科学技术史博士点。

二、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243月,学院有教工11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9人。“十四五”期间晋升教授2名、副教授2名,引进海外、省外高校博士4名,辅导员2名,教师血缘结构得到改善,教师队伍基本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学院投入240万元用于凝练学科团队。近年来学院教师获省级教学奖、校级教学奖、校级十佳教师等20余项,获南粤优秀教师、大北农卓越教师等荣誉10余项,获教育改革、质量工程项目40余项。

  

教师课堂教学风采

三、人才培养

(一)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贯通,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程建设方面,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入选广东省一流课程;平台建设方面,学院建有模拟法庭、法庭科学技术实验室、法律诊所、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实验室、中华礼仪文化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及国学院1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实践方面,2021年以来,法学、中文、历史三系成立教学实践中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同时,学院与律师事务所、博物馆、中小学、企业等建立了60余个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二)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效,打造“一专业一品牌”

学院立足文化育人,打造校园文化“专业品牌”。打造“一院一特色,一专业一品牌”,形成“紫荆诗词大会”“中华状元红百科知识竞赛”“法治安全知识大赛”三大品牌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过万,引导学生始终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价值观。

品牌活动及专业比赛

 

(三)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重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法考通过率连续六年在6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学理念,学生参加全国模拟法庭比赛、法律实践技能大赛、全国口述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屡获殊荣。

6年法考通过率

四、科学研究

学院建有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岭南农耕文明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18个。近年来,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3项;出版30余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五、社会服务

坚持以专业优势提供特色服务,为社会贡献华农智慧。

(一)民法典普法工作

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组建了《民法典》《党史学习》宣讲团,近年以来,在学校易班、珠三角、粤东西北等地开展宣讲近100场,辐射农村干部、基层工作者、广大市民等1万余人次,获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市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二)普通话推广工作

一是推广普通话。响应国家语委号召,积极参与语言文字工作,组建推普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开展三下乡活动。二是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学院于2021年建成华南农业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面向校内外开放,目前已开展普通话测试3万余人次。

(三)社会履职情况

学院多位教师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政府法律顾问、人大立法顾问、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或惩戒委员、督学、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类学术协会或学会理事等职务,立法意见建议获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与采纳。

(四)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助力乡村法治建设。依托农村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城镇化法治研究会等科研平台,参与制定三农法治相关制度、政策50余项;二是协助开展人才培训。近年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超过3万人次;三是挖掘与保护乡村文化。学院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团队长期植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协助地方政府成功申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上海金山蟠桃栽培系统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7项。


SCAU Copyright © 2024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4401060500010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