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实践育人体系,培养“两型两类”卓越兽医人才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4-11浏览次数:10

   随着我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加快和宠物产业异军突起,为保护群体养殖经济动物和个体饲养宠物的健康,急需拓展兽医专业内涵和外延,重构专业体系和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卓越兽医人才,促进我国兽医行业现代化发展。新农科改革背景下,兽医学院提出“两型两类”卓越兽医人才培养理念。为培养出复合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的卓越兽医人才,兽医学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优化“第一课堂”(培养计划内必修课)专业知识结构为重点,创新“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外实践活动)教学,完善资源配置及条件保障,大力推动动物医学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与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兽医学院构建多层次实践育人体系,通过锻造金课、以赛练兵、校企协同培养等多渠道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主要做法

(一)锻造金课,抓好课堂育人主阵地

兽医学院注重优化专业理论课程和理论知识体系。学院提出培养“两型两类”兽医卓越本科人才,两型人才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科技创新型人才”,两类人才即“预防兽医类人才(预防兽医师)”和“临床兽医类人才(小动物临床兽医师)”。根据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两类人才核心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尽相同,自成一套个性化的体系。

如预防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重于猪、牛、羊、家禽等动物预防兽医学知识体系的掌握,临床兽医学知识相对弱化,且小动物医学知识只浅显提及;而小动物医学侧重于个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兼顾疾病预防,因此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侧重于犬猫等动物临床兽医学知识体系的掌握,预防兽医学知识相对弱化。

兽医学是注重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的学科。所以培养卓越的兽医人才,关键在实操。兽医学院在育人模式中强调重实践、显差异,构建“厚基础、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确保每一门实验课都独立成课并计算学分,本科生实践课程学时占比达45%。比如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 三门课程,本来就有独立的实验课,学院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兽医形态学综合性实验,将三门课程实验内容糅合在一起,把相对割裂的知识内容融合起来,进行反复强化。

学院还针对两个人才培养目标开始不同的专业选修课,例如针对预防兽医师人才开设 “猪病模块”“禽病模块”等;针对小动物临床兽医师人才开设“伴侣动物疾病模块”“食品动物疾病模块”等。这些互相交融的模块课程,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延展,并凸显学生个性,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以期拓宽就业口径。

兽医学院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2019年,兽医学院“‘两型两类’兽医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兽医药理学、禽病学、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虚拟仿真实验”三门课程获评2020国家一流课程。

(二)以赛练兵,打造实践育人第二课堂

兽医学院注重以赛练兵,加强竞赛育人。通过举办每年一次的“华南兽医杯”兽医临床技能大赛、“恒丰强杯”猪病诊疗技能大赛,强化学生对动物诊疗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并遴选学生参加全国性大赛。形式多样的比赛为兽医学子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的机会,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至今,兽医学院已成功举办十四届“华南兽医杯”兽医临床技能大赛,七届华南兽医猪病诊疗大赛。

学生在比赛中迅速成长进步。兽医学院学生团队参加七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技能大赛,荣获团体特等奖5次、一等奖2次;参加八届 “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获团体特等奖5次、一等奖3次。

在比赛之外,丰富的校内外实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开拓行业视野、打牢实操根基的宝贵机会。学院面向23年级学生推行暑期实习计划,实习期为暑假的11.5个月。学院先向行业内优秀畜禽养殖、动保企业、宠物医院征集实习岗位,再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实习,以此帮助学生丰富社会经历,增强行业认知与体验,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兽医学院还推行“校内教学动物医院轮值计划”,要求小动物班34年级学生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轮流值班20小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兽医学院还积极举办专业活动和讲座。一年一度的“华南地区宠物嘉年华”展会,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专业品牌活动,为学院提升了行业认可度;定期举办“智牧英才大讲堂”、“人生导师·社会导师讲坛”,邀请知名企业家做专题报告,阐述行业发展动态,分享创业经验,并进行指引;创办“宠物医师大讲堂”,与欧洲兽医高级学院(ESAVS)等宠物医疗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宠物专科诊疗技术培训课程”,让学生学习当前动物临床诊疗技术最新进展。


2023年第十七届宠物嘉年华

 

(三)追求卓越,人才培养助力三农发展

兽医学院推行“卓越兽医师计划”,组建“卓越兽医师班”,由企业挂名、虚拟班制管理,不打破原有的固定班制,从而强化高年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训练与培训。卓越兽医师班依托大型养殖企业、大型宠物医疗连锁机构等优质行业资源,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帮带式、订单式、门诊专科制式培养。班内毕业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优先到挂名企业就业,较好解决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用人难”的问题,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2022年卓越兽医师班开班仪式

实践育人的灵活运用,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兽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先后获评“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于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科生临床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达60%左右,为全国平均通过率的4倍。就业结构明显优化,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连续五年就业率在96%以上,在本行业就业的比例高达85%,比2013年增长20个百分点;对50余家大型企业的调研结果表明,本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期短,动手能力强,82%的毕业生能在2年内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通过持续的教学改革,兽医学院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以来,动物医学专业招生报考比达将近1:3,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达89.9%以上,重点线上按志愿录取率达100%,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1020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兽医学院打出思政课改革、课程思政攻坚、实践育人等组合拳,建立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高水平兽医人才。学院将继续推进实践育人和教育教学改革迈入深水区,为社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视野宽阔,临床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的兽医行业急需的卓越人才。

二、效果启示

(一)突出学科优势,推动实践育人专业化

学院从社会需求出发提出“两型两类”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优势,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分类设置课程,把理论课和实验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互补不足,在专业教学中坚持实践育人导向,为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均过硬的新兽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突出项目凝练,推动实践育人平台化

学院着力打造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平台,从竞赛、实习、活动三个方面,不断探索打磨,长期积累改进,凝练出“华南兽医杯”兽医临床技能大赛、“恒丰强杯”猪病诊疗技能大赛、暑期实习、毕业实习、宠物嘉年华等多个深受学生喜爱、影响力大、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育人平台。

(三)突出产教融合,推动实践育人协同化

学院注重产教协同,打破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高度联动企业,积极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聘用企业校外导师制,把企业嵌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包括竞赛指导、行业认知指导、实践技能指导等,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四)突出服务社会,推动实践育人社会化

学院始终坚守“农业”底色,不忘强农兴农初心,一直重视服务三农。学院连续两年组建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深入农村基层,科普狂犬病防治知识,免费提供犬用狂犬病疫苗为农村家犬进行免疫接种。组织学生深入广州和周边城市各个社区为居民进行养宠科普,为宠物进行义诊服务;开展养殖“减抗替抗”、科学用药宣讲,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助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


SCAU Copyright © 2024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备案编号:粤ICP备05008874号 4401060500010

管理员登录